投资投机——投资者如何培养理性决策的良好习惯
-- 引言
大概几个月前有一天突然心绞痛,紧急送医后,发现没什么大碍,之后大夫问诊得知因为做投资交易,所以久坐电脑前,同时压力过大引起的,让我多吃抗炎的食物,和保持运动。
随即回家制定了一套膳食和运动的方案,膳食方面没问题,我本身是一个对吃不太挑剔的人,不过运动翻了大难,因为长时间没进行规律的运动,导致我的心肺功能非常的差,别说跑步,快走都心跳ZONE2,接下来就是1天打鱼,6天晒网。
期间翻阅了很多运动方面的资料并尝试,其中有一种方案非常好用,也被我纳入人生工具箱的方法。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,耐心看完,一定会有大收获。
-- 案例分析
詹姆斯·克利尔在高中二年级时遭受了严重的棒球伤害,面部被棒球棒击中,导致面部严重变形和多处骨折。尽管他幸存下来,但重返棒球生涯的过程非常艰难。
在大学期间, 克利尔开始养成每周举重几次的习惯,这在初期看似微不足道,但随着时间的积累,这些小习惯对他的身体和运动生涯产生了巨大的正面影响。
他通过不断重复的行为,逐渐塑造了自己的身份认知。这让他对生活有了掌控感,并最终成为丹尼森大学的顶尖男运动员,并入选全国仅有33名运动员获此殊荣的“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”学术全美队
-- 理论框架&方法论
以上就是《原子习惯》这本书作者詹姆斯·克利尔的亲生经历。他的经历以及这本书阐述了一个非常简单,但是被大多数人忽略的道理:“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慢慢养成的”。
普通人和精英,在对待养成好习惯和改掉坏习惯上的方法,早就了个体间巨大的差异。如果每天都能进步 1%,持续一年,最后你会进步 37 倍。我这一年就是用了这种方法,顺利从快走都出汗的弱鸡,产生现在每天跑45分钟慢跑的蜕变。起初我们只要进步一点,比如第一周只需要穿上运动鞋,然后在楼下门前呆个15分钟,甚至拿张椅子,坐在下面晒太阳也行。第二周你会发现,既然下来了,不如走两圈,第三周不如跑两步,慢慢的就能养成跑步的习惯。我们缺的不是决心,也不是目标,只是达成目标的方法。
随后我在学习神经科学的时候,发现了其中的原理,也让我能够更好优化坚持以及优化习惯的养成。我们大脑的有个区域叫做前额叶,他是大脑中负责高级认知功能的区域,包括决策、规划、抑制控制和情绪调节等。它在习惯的形成和维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,因为前额叶能够帮助我们抑制冲动行为,规划未来,以及执行那些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
1⃣习惯的形成: 当我们重复某个行为时,前额叶会参与其中,帮助我们形成习惯。通过重复,行为逐渐从需要有意识的决策转变为自动化的习惯,这个过程称为习惯化。前额叶通过减少对习惯行为的认知负荷,使我们能够更高效地执行这些行为。
2⃣激励机制: 前额叶还与大脑的奖励系统相连,特别是与多巴胺路径有关。多巴胺是一种与奖励和愉悦感相关的神经递质,它在习惯的形成和维持中起到激励作用。当我们执行一个习惯行为并获得积极的结果时,大脑会释放多巴胺,从而增强该行为的重复可能性
3⃣自我控制: 前额叶还负责自我控制,帮助我们抵制诱惑,坚持长期目标。在培养原子习惯的过程中,前额叶激励我们通过小步骤持续前进,即使这些改变在短期内看起来微不足道
4⃣身份认同: 前额叶还与我们的身份认同有关,它帮助我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来塑造行为。通过将习惯与个人身份联系起来,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激励自己去坚持那些与我们长期目标一致的行为
总结一下就是我们通过掌控大脑中的前额叶,来让我们有效的养成了积极的习惯,一样也能通过一些负反馈或是延长反馈循环,改掉坏习惯。
-- 策略建议
作为投资者,非理性下的追涨杀跌是一个非常致命的习惯。首先我们通过查阅资料,大多数人追涨杀跌来自于自己对于情绪的管控,也就是一时间的冲动。那么我们可以提前在想要追涨杀跌的时候,植入一条“先去倒杯水”、“先去抽根烟”的简单动作。
通过反复训练这个循环,可以有效延长我们从决策到执行期间的时间,从而抑制这种行为,当然之后可以再加入一些相应的对策,获取超额收益。就像是敌人恐慌我贪婪,但是这个贪婪必须是在理性下的贪婪。